当前位置:中国酒友网 > 酒文化 > 酒与名人 > 正文

把地方志写在大地上 写在人民心上

     
http://www.cn09.cn时间:2012-06-14 17:34来源:搜狐


     甲骨文“亳”字,上面是房舍,下面是高台,台下长有树木和庄稼,表现的是以农为本的思想。

    花戏楼街上的“五禽戏”群雕。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朱文根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时明金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科科长 任亚东亳州市谯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张炳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领导关于地方志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今年初,省地方志办公室立足当前发展阶段和工作实际,通过归纳地方志全部工作,提出实施“地方志工程”,即修志工程、读志工程、研究工程、展示工程、开发工程和弘扬工程,开创地方志工作新领域,提升地方志工作新境界,以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工作新作用。二月中旬,我们查阅地方旧志、考察历史遗存、请教地情研究专家、召开研讨会,对亳州市作了系统调研,所获甚丰,值得各地借鉴推广,现报告如下: 一 修志工程

    亳州市有3700多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商汤始即有关于亳州的文字记载。亳州早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有资料可查的自明代至民国亳州志书共有19部,见下表: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一轮修志工作。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亳州开始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由于种种原因均未付印。九十年代修成《亳州市志》、《涡阳县志》、《蒙城县志》、《利辛县志》4部志书,全面完成了一轮修志任务。其中涡阳、谯城荣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利辛、蒙城荣获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

    二轮修志创造“亳州模式”。 2008年启动《亳州市志(2000~2009)》创修工作,仅用一年时间圆满完成编修任务,创造了亳州速度—一年成志、亳州精神—苦干、亳州方法—创新、亳州作风—扎实,被称为“亳州模式”,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省、市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在全省地方志系统推广。2010年,亳州市志办被中指组评为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志办授予地方志工作特别奖。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今年完成二轮修志任务。市直部门志书创修工作进展顺利。 《亳州烟草志》已出版发行,《亳州市交通志》已评议,《安徽省志·古井志》、《亳州教育志》正在编纂中。

    加强旧志点校出版工作。清·光绪《亳州志》、明·万历《蒙城县志》、民国13年《涡阳县志》,近期付印出版。

    年鉴编纂质量逐年提高。 《亳州年鉴》自2002年创刊,已连续出版10部。 《利辛年鉴》已连续出版3部。在2009年全省年鉴评比中,《亳州年鉴》荣获全省校对无差错一等奖,《利辛年鉴》荣获全省综合评比一等奖、框架设计特等奖、装帧设计一等奖、编校质量一等奖。2012年,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正在创编综合年鉴。 志书名称 志书年代 主编 备 注 《涡阳县志》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朱国衡《蒙城县志》 明万历十年(1582年) 吴一鸾《蒙城县志》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 田本沛《蒙城县志》 清康熙十五年(1675年) 赵裔昌《蒙城县志》 清同治十年(1871年) 李秋槎 散佚、不存《重修蒙城县志》 民国三年(1914年) 汪《蒙城县政书》 民国十三年(1924年) 汪 自费出版 志书名称 志书年代 主编 备 注 《亳州志》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 贺思聪 未能刊行《亳州志》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 王 浩 已失传《亳州志》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先芳 木刻刊行《亳州志》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刘泽薄、高博九等 刊行《亳州志》 清乾隆五年(1740年) 华度、蔡必达等 刊行《亳州志》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郑交泰、王云万等 刊行《亳州志》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章学诚《亳州志》 清道光五年(1825年) 任寿世、刘开、陈恩德等 刊行《亳州志》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宗能徵、钟泰等 刊行《亳县志略》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刘志堂等 铅印刊行《涡阳县志》 清同治九年(1870年) 石成之 刊行《涡阳县志》 民国十三年(1924年) 黄佩兰 刊行 二 读志工程

    为了实现志书价值,将志书转化为物质、精神财富,亳州做了很多工作。

    《亳州市志》出版后,及时召开发行会,向市几大班子领导、县区几大班子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送书,向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赠送藏书,还向原在亳州工作过的老同志等社会各界人士赠书。把志书、年鉴作为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要活动的特殊礼品。 2010年,在建市10周年庆祝大会上,为大会一次无偿提供市志300部,赠送与会领导和客商。在第26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暨第7届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期间,无偿提供《亳州市志》500多部,赠送与会的中外嘉宾、药商、媒体记者、企业代表等,充分发挥志书“资政、资商、资业”的作用。同时,还积极与省内外部门交换志书,在城区各书店、旅游商店等设立代销发行点,以扩大志书影响与宣传。同时将志书电子数据上网发布,为社会各界及时提供地情咨询服务。下一步,将让志书年鉴进机关、学校、厂矿企业、旅游景区,向宾馆、乡镇、农家书屋延伸。 三 研究工程

    亳州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英才辈出,老子、庄子、曹操、华佗、花木兰等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近百人。丰富的人文资源为研究亳州、传承文明开辟了广阔空间。

    (一)亳文化研究。 2009年12月,亳文化研究中心在亳州师专成立,设置曹魏文化研究、亳州民俗与方言文化研究、中华道学研究、华佗与休闲养生学研究等四个研究方向。中心自成立以来在三类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亳文化略论》等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蒙城方言研究》等3部,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

    (二)道家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在道教,道教精髓在亳州。亳州道教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陈抟。涡阳牛家栋撰写的《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十证》一文,从城父作证、相邑作证、《史记》作证、方志作证等十个方面,证明了老子出生地在涡阳,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蒙城县文联原主席夏茹冰的《庄周故里辨》,在中国《历史研究》上发表后,掀起了全国范围甚至是世界范围的庄子故里研究热潮。县政协副主席卢干主编了《庄子蒙人也》一书,已出版发行。县退休教师张海清、王克峰等撰写的关于庄子研究的40多篇论文陆续发表在《安徽地方志》等杂志报刊上。王克峰系统论述了“庄周故里蒙国考”的辨析过程,现已把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庄子故里考辨》一书。亳州市委宣传部退休干部修功军对陈抟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了《陈抟老祖》一书,系统介绍了陈抟的生平、著作,深入阐述了其思想精髓。

    (三)三曹文化研究。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创立的“建安体”扭转了一代文风,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新时代,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2009年4月“三曹与亳州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先后参与、举办了“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中国亳州曹操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曹操和曹魏文化”这一主题,就曹操研究及评价、曹魏文化的现代价值、曹魏文化及亳州历史文化进行学术研讨。出版的学术成果有《曹操传》、《曹操诗集》、《三曹研究论文集》等。

    (四)中医药文化研究。亳州是药都,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近年来,亳州加强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华佗是沛国谯(今亳州)人,东汉杰出的医学家。他对中医药学主要有三大贡献: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人工栽培种植中药材。2008年6月,亳州市华佗研究会成立。对华佗的医学、药学、健身、教育等领域进行专题研究,收集、整理、考证华佗生平、学术思想、医学文献和文物遗迹,参与有关华佗研究的规划制定和活动实施,编辑出版华佗研究刊物,整理出版华佗研究文集,建立研究网站,同海内外从事华佗研究的团体和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同时用文学、戏剧、诗歌、书画等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华佗的历史成就,把华佗研究成果转化为亳州文化资源。 2011年5月,“五禽戏”被国务院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广五禽戏,号召五禽戏进机关、场矿、学校,把五禽戏作为全市中学生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之一。

    (五)白酒文化研究。亳州是酒乡,古井贡酒是全国老八大名酒之一,白酒文化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古井酒厂、高炉酒厂依据多年酒文化研究成果,分别兴建了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和高炉酒文化博物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亳州酒文化,丰富了酒文化内涵,提高了亳州白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1年3月,亳州市酒文化研究会成立,组织酒类生产行业和文化研究工作者,推动酒文化研究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对亳州白酒酿造工艺、酒文化的发展、酒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作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亳州广泛开展地情人文专题研究,编纂出版了《亳州民间传说》、《少年曹操》、《华佗传奇》、《古韵亳州》、《花木兰考》、《漆园廉吏故事》、《谯城春秋》、《亳州四名》、《曹操宗族墓群》、《亳州历史深处的故事》等几十种地情书。市志办定期编辑《亳州史志动态》、《亳州大事记》,对最初地情进行整理。《亳州古诗词》年内出版。谯城区志办从民间传说中整理出《金佛寺:被拆解的传奇寺院》在《亳州晚报》等报刊发表,并被多家媒体转载。《谯城古代诗词》已收集800多首,年内可出版。蒙城县志办编印 《蒙城地方志》、《蒙城60年大事记》。涡阳县志办编写《涡阳大事记》。利辛县志办《利辛志苑》刊登的文章,被百度网收录10余条。见诸于市级以上报刊的历史人文研究文章50余篇。 四 展示工程

    亳州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境内人文遗址100多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亳州各级政府依据历史记载和人文遗存,大力推进展示工程建设。

    (一)兴建亳州博物馆,全面展示亳州发展史。2009年兴建了亳州博物馆,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馆藏文物2000余件套,集声、光、电等现代传媒技术为一体,采用文字、图片、实物、动漫、沙盘等多种表现手法,再现了亳州千年历史画卷,成为展示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二)扩建酒文化博物园,展示古井酒文化发展史。为传承古井酒文化历史,古井集团于1994年兴建了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展示古井酒文化发展历史。博览园主要是依托名闻天下的古井贡酒及其衍生文化作为主要内容,景观达40余处,其中已经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魏井、宋井、明代窖池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个,即源自公元196年曹操向汉献帝晋献“九酝酒法”以来的古井贡酒酿造工艺。2011年,古井集团又投资兴建了古井历史文献档案陈列馆与名人馆。古井酒文化博览园是中国白酒业第一家4A级旅游风景区,是中国酒文化的结晶,是中原酒文化的杰出代表。

    (三)依托文化遗存,展示历史人文。花戏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精湛的雕刻艺术、绚丽的彩绘而驰名。主殿内以古地图、复古模型、拓片、小电影等方式全面反映亳州古城几百年来的沧桑巨变。门外修建花戏楼广场。广场牌坊巍峨高耸,东边文化墙的正面是《亳州古代名人图》,从载入《辞海》、《安徽省志》的亳州重要历史人物中,精选了汤王、老子、庄子、张良、花木兰、曹操、曹丕、华佗、许褚、曹霸、李绅、陈抟、梁 、张乐行等15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文化墙的另一面是《亳州名胜图》,展示了千年古城亳州的珍贵名胜古迹。花戏楼向南有花戏楼街。街内有汤王祈雨、华佗五禽戏、曹操献酒等五组群雕,形态传神,惟妙惟肖,彰显了古都历史人文。在北面涡河公园灯柱上,亳州古诗词随处可见,每当夜晚华灯初放,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曹操纪念馆依托“曹四孤堆”遗址而建,整体为一组三进式仿汉代风格的建筑群。该馆主要是以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帝曹操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曹操波澜壮阔的一生。

    为纪念陈抟,后人在其故居建庙敬祭。 2007年,亳州市政府斥资重建。其陈列是以陈抟生平、学术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和道教传播的贡献为主题,展示恢弘的涡水道家文化,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华佗纪念馆位于市区永安街,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2008年市政府新建华佗中医药文物博物馆,展示中国中药发展史和亳州成为中华药都的发展历程。

    涡阳中国老子文化生态园依托原有的太清宫 (天静宫),利用涡河、武家河现有水系和煤矿塌陷区进行综合开发,重点打造集道家故事、历史典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园内有目前全国最大的连体牌坊,巍峨壮观,牌坊上刻“紫气东来”、“孔子问礼”等老子传说故事。太清宫前修建了广场。太清宫内建有老子纪念馆,通过图片、书籍、实物全面反映老子生平和主要思想。馆内仅搜集的《道德经》不同版本就达1000多种。由世界道教协会会长张怡青先生主持拍摄的30集《道德经》专题片,在涡阳就拍摄了13集,充分体现了涡阳“东方道家圣地”的真正内涵。

    蒙城庄子祠以体现庄子思想和典故为内容的浮雕、壁画、书画,让游客在参观游览的同时,受到庄子思想的熏陶。

    (四)各地新建公共设施,注重集中展示地方人文。魏武广场是市政府在市区投巨资兴建的综合性广场。广场内建有历史长廊,由主体雕塑、纪念墙、地雕、景墙组成。主题雕塑四面分别镶嵌着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四位历史人物铜像;纪念墙共有18座,分别介绍成汤、老子、庄子、张良、伍子胥、陈抟、曹腾、曹操、华佗、夏侯渊、夏侯忄享、许褚、曹丕、曹植、曹霸、嵇康、李绅、张乐行18位亳州历史人物。每座纪念墙正面雕刻着人物头像和生平简介,背面刻有其主要言论;地雕刻有古亳州地图和9处亳州名胜;景墙刻有“道德经”全文。涡阳老子文化广场在下沉式广场中心园地坪铺有太极图图案,在其南端安装九根龙型图腾柱,象征着老子降生时,九龙吐水,以浴圣姿,突出道家文化特色。蒙城梦蝶广场把庄子文化有机融入广场设计建设中。利辛淝河之韵文化广场内建有柳下惠、武奢历史人物雕像和青铜 文物雕塑,建有纪家塔等模拟古建筑,还建有文化墙,上刻《淝水赋》,歌颂了古代文州(利辛古称文州)的历史与现状。

    (五)城市街道命名融入地方志元素。对于城区扩建的新街道,在命名时尽量体现历史人文元素。如市区的汤王大道、希夷大道、魏武大道、华佗大道、木兰大道、建安路、张良路、庄周路、三曹路、嵇康路、文帝路等。涡阳有老子大道、乐行大道、紫光大道等;蒙城有庄子大道、梦蝶大道等;利辛有延陵大道、文州大道、柳下路等。漫游亳州,无论在广场、街道,还是在公园、小区、甚至河旁路边,都因地制宜,刻有历史名人雕像,悬挂民间传说图片,让人走在街头、景区,随时都能了解历史,受到感染,受到陶冶。 五 开发工程

    地方志资源也是生产力。地方志中有各行业、各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许多广为人知的历史人文概念可以成为企业和产品的品牌,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白酒文化开发。古井集团是由古井镇手工作坊“公兴槽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古井人十分重视对历史人文的开发利用,着意保护1400年前的魏井、1000年前的地下宋井和唐代酿酒作坊、明代窖池群遗址,依据公元196年曹操向汉献帝晋献九酝春酒的故事,取名“古井贡酒”。古井贡酒以其的独特风格,四次蝉联全国白酒评比金奖,荣获轻工部质量大赛金奖和出口产品金奖,是巴黎第十三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唯一荣获金奖的中国名酒,被世人誉为“酒中牡丹”。近年来,亳州依托白酒文化历史资源,注册了多家白酒企业,开发了多种白酒品牌。除古井集团之外,较为著名的有庄子酒业、板桥酒业、曹操贡酒、和谐家酒、高炉大曲、高炉双轮池、文州酒等,充分开发白酒文化,打造中华酒城。

    (二)中医药文化开发。华佗故里,中国药都,一脉相承,发扬光大。亳州利用中医药文化开发中医药成效显著。 2005年,亳州市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被确定为安徽省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2007年被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授予 “中国中药饮片出口基地”称号。 2009年12月,亳州中药产业基地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2011年4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建设获国家科技部批复,同年8月亳州“现代中药产业”被国家商务部评为“第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201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04.3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基地5.4万亩。全市医药工业企业87家,其中64家通过GMP认证。开发的中成药有华佗再造丸、华佗牌板蓝根冲剂等。中医药的研发、利用,对打造“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 弘扬工程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地方的人文之花,就是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底蕴深厚的亳州人文,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亳州人文精神。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科学精神;“淡然无羁、追求自由”的庄子精神;“治国安邦、修炼为本”的陈抟精神;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奋斗精神;华佗“悬壶济世,大爱无疆”的人道精神;花木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贡献、共赢,乐享生活”的古井精神等等。在亳州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这些精神的内涵经过社会各界的挖掘、归纳、整理、提炼,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凝炼成“厚德、务实,创新、奋进”的亳州精神。这种精神鼓舞亳州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励、自强,不怕困难,团结奋斗,创造新生活。

    古亳大地,涡水长流,养育了亳州人民、孕育了涡河文化。真诚地希望亳州市继续重视地方志事业,继续实施“地方志工程”,全面提升地方志工作水平,把地方志不仅写在纸上,更要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www.cn09.cn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站,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