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酒友网 > 酒文化 > 古代酿酒 > 正文

同科进士,平度中了仨

     
http://www.cn09.cn时间:2012-07-04 16:35来源:腾讯


    自明代恢复科举考试开始,平度陆续出现了众多文人名士。公元1526年,明朝嘉靖丙戌科会试,平度人傅汉臣、李学诗、崔廷槐三人同科考中进士。据悉此次会试共录取300名,当时全国有1330余个州县,平均4个州县考中一名。而平度州考中三名,为平均数的12倍,这在当时成了轰动消息。

    傅汉臣推行“一条鞭法”

    据《明世宗实录》嘉靖十年三月中记载:“己酉,御史傅汉臣言,顷行一条编法,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总于府,各府总于布政司,布政司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内,量涂优免之数,每粮一石审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造定册籍,行令各州府县永为遵守,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矣”。

    明代中后期推行的“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大事。明代前期的“赋”(即土地税)和“役”(即成年男子为官府负担的各种徭役)是分开征收的。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官绅阶层享免役权者越来越多,贫苦农民的徭役重负痛苦不堪,国家财政收入也逐年减少。傅汉臣的建议就是综合归纳了各地已经试行的做法,提出将“一条鞭法”在全国普遍推行,即把各州县和全省的徭役统一计算,按比例分配给人丁和田亩,合理负担,并简化赋税手续,把“赋”和“役”合并一起,一律征银,防止官吏从中作弊。《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把傅汉臣列举为明朝支持“一条鞭”的三名代表人物之一。

    翰林李学诗光明磊落

    明朝的翰林官员是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明代近三百年,平度人入翰林者,除了洪武年间的司宪,就只有嘉靖年间的李学诗。

    记者从《平度史话》上了解到,李学诗,字正夫,号方泉。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受知于著名文学家山东提学副使王廷相。公元1525年中举,次年连捷成进士,出任直隶永平府(今冀东一带)推官。李学诗在任“执法无所纵,屡决疑狱,不尚钩距,而奸止刑稀”,以“治最”擢升吏部稽勋司主事,不久,再升考功司员外,后调任文选司,负责选拔全国中下级文职官员。

    公元1533年,皇帝嫌翰林院缺少优秀人才,下诏让大臣们公推德行优秀、学问广博、文才出众的年青京官充任翰林官员,李学诗得到公卿们的一致荐举,和著名文学家唐顺之等11人被选拔为翰林院编修。此事被称为“天子废常格而用人,于千万庶僚中仅得数人而已”,成为明代文苑的盛事。李学诗入官翰林后,经常与皇帝一起讨论经史;“退则校雠东观”,负责编纂史书;“暇则相与接杯酒,或限韵赋诗,或分曹壶弈,或杂诙谐嘲笑,以极文士之乐”,过着轻松儒雅的生活。

    清官崔廷槐“诗文并重”

    从现存诗文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明代崔廷槐是平度古代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据《平度史话》记载,崔廷槐,字公桃,号楼溪。公元1526年中进士,出任山西阳曲县知县。崔廷槐以诗文名重当世,江南名士周思兼于嘉靖二十七年任平度知州,“周子至胶东之明日,过崔子,与论今昔之文”。到任的第二天 ,就亲自登门拜访晚年居乡的崔廷槐,与之讨论诗文,并甚表敬佩。

    崔廷槐的诗,各体兼备,“古体师古乐府,近体师陈子昂”。《青山行》是游西汉胶东王太子读书台的怀古感时之作,对古代王侯不恤民力建造豪华宫室的奢糜行为深表不满,发出了“土木为妖古所戒,自古荒淫几人在?”的愤怒指斥。组诗《楼溪十景》,不但细致形象地描绘了紫荆山前溪涧山石的美景,而且寄托着他晚年归隐时“尘襟净如濯”的高洁心志和“终老以为幸”的惆怅思绪。

    崔廷槐的政论文写得也好,除《辽东移文》、《上巡抚揭帖》,再如《与任参戎论兵变书》,对于如何处理“大同兵变”和怎样对付“鞑靼入侵”,都有精明见解,又说得畅晓明白。任阳曲知县时写给都指挥使的《与马都阃论供应书》,辞严义正而又十分得体,至今读来,令人称快。记者 官印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www.cn09.cn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站,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相关新闻